別家孩子搶走自己孩子玩具,年輕媽媽一把奪走,路人卻紛紛為她點贊
上週末帶孩子去公園玩,看到了這樣一件事情。一個小女孩,在一棵樹下面找到了朵小花,這個季節的小花還是比較稀罕的。小女孩拿著花,放在鼻子下麵,陶醉的聞著,看樣子就很享受。不過好景不長,一個差不多年齡的小男孩走了過來,正好看到了小女孩手上的那朵小花,一把手就搶了過去。
01
小女孩張嘴就要哭,旁邊的奶奶連忙安慰說:沒什麼事,就是一朵小花而已,寶寶要做一個願意分享的孩子,這樣大家才會更喜歡你呢。
這話明顯沒有什麼作用,對馬上要哭的小女孩沒什麼作用,奶奶隨意在地上又找了一根樹枝,遞給了小女孩,期待能用這個吸引她的注意力。然而小女孩看都不看這根樹枝,還是盯著那個奪走自己小花的小男孩,盯著他手上的那朵小花,一副不甘心的樣子。
小男孩的媽媽在那裡批評著小男孩,要他把東西還給小朋友,但是小男孩說什麼都不放手。一面是女孩子奶奶手忙腳亂的想要安慰小女孩,一方面是小男孩媽媽表現得很無奈。場面一度很尷尬。
正在這個時候,小女孩的媽媽過來了,稍加瞭解後直接走到了小男孩面前,一伸手就拿回了那朵小花,完全不顧小男孩媽媽詫異的神情,和自己婆婆略帶尷尬的面容。
她把小花遞給小女孩的時候,像是要讓別人都聽到一樣,很大聲的說:寶寶,你要記住,自己的東西就是自己的,別人想要想玩需要們同意才行,否則的話那就是搶,那就不是一個好孩子了。頓了頓她又說,寶寶,你的東西,誰要是搶的話你就搶回來,拿回自己的東西是應該的,爸爸媽媽都會支援你的!
話說完了,她帶著小女孩轉身走了,周圍的人都默默的給了她一個贊許的表情,當然開心爸爸也是這樣。
02
很多爸爸媽媽都面臨過同樣的問題,在公共場所孩子手上的東西被別的孩子搶走,怎麼辦呢?一邊手忙腳亂的安慰著孩子那個東西沒什麼,咱們找一個更好的比那個強多了。一邊還得告訴孩子說,沒事,寶寶要做一個大度的寶寶,這樣別人才會喜歡你。
爸爸媽媽都著急著教育孩子,要做一個大度的人,這個出發點本沒錯,錯的是混淆了一個概念:搶回和分享。
自己的東西,我願意拿出來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,一起使用,這個叫做分享;而把自己的東西拿回來,這是捍衛自己的權利,這個叫做搶回。二者最大的區別,一個是自願的,一個是被動的。
自己的東西,我願意拿出來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,一起使用,這個叫做分享;而把自己的東西拿回來,這是捍衛自己的權利,這個叫做搶回。二者最大的區別,一個是自願的,一個是被動的。
雖然說公共場所的東西都是大家的,是誰都可以玩的。但是所有權的歸屬,除了自己買的外,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徵那就是先到先得!先拿到的就有資格先玩,這是成人世界默認的準則,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樣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就算是在公共場合,拿在自己孩子手上的東西,所有權暫時就屬於他!所有沒經過他同意而拿走的行為,都是搶!
可惜的是,很多爸爸媽媽都誤解了這件事,並且在這個錯誤的時間教育孩子要大度。這無疑是在告訴孩子們,沒什麼的,別人侵犯了你,你應該 忍著,因為你是一個大度的孩子。
很多時候我們都對被霸淩的孩子們怒其不爭,但是爸爸媽媽們有沒有想過,孩子的這種表現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一手造成的。我們親自教會了孩子,東西被搶,自己被欺負後,在 那裡發脾氣或者大哭是不對的,你要做一個大度的孩子,要懂得分享。
於是今天孩子被搶了玩具,明天就有可能被校園霸淩。不管是什麼樣的遭遇,孩子都是 忍著,有委屈也不敢說,因為爸爸媽媽說過,自己要做一個大度的孩子。一想到這種情況,開心爸爸都有些不寒而慄了!
更何況,很多時候爸爸媽媽們在那裡說著寶寶要大度,實際上只是為了維護大人之間那點可笑的表面和氣。為了這點所謂的和氣,而讓孩子喪失了反抗的勇氣,實在是太得不償失了!
03
如果孩子的東西被搶了的話,開心爸爸的建議是幫助他要回來!
不管是對於大人還是孩子,誰的東西就是誰的,這是最基本的所有權意識。這些東西不僅僅是玩具,書,好吃的,甚至是地上撿起來的一顆其貌不揚的石頭都是。既然是自己的,那麼所有權就是自己,誰想要都需要得到同意才行。至於搶,那就更加的不行了。
而且幫助孩子把東西要回來,更是在培養他們這幾個意識:
界限意識
對於孩子來說界限意識其實很重要,一方面可以讓他們知道,自己的東西別人沒有資格也沒有理由來搶。既然對方使用了搶的方式,那麼自己也沒有必要藏著掖著,用一些激烈的手段也無可厚非;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教育孩子,別人的東西自己如果想玩的話,只能是通過商量或者是請求的方式,而不是伸手去搶。
明確拒絕
孩子還小,在日後的成長過程中經歷的事情還會很多,教會他們如何去做如何選擇是很重要的。比如搶回來這件事,就可以讓搶東西的孩子明白,這個世界上是有默認法則的,誰的東西屬於誰這是最基本的常識,你生硬的來搶是沒有用處的;同時也可以讓被搶的孩子知道,面對強權的時候,不要畏畏縮縮,主動的站出來,保護自己的東西,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。
勇敢反抗
很多被霸淩孩子,都是不敢反抗不敢頂撞,甚至都不敢把這件事情和爸爸媽媽說,才會讓事情一步步惡化的。而究其內心,無非是一個字: 怕。
怕得罪了別人以後自己就不好在學校呆了;怕自己就算是反抗了也打不過對方;怕這樣做了老師知道了就會不喜歡自己了......
實際上,害怕的根源就是未知,只有沒反抗過的孩子,才會對反抗的後果心生恐懼。而他們只要有過一兩次類似成功的經驗以後,就會跳出未知的柵欄,以後就算是面對強權,也可以大聲的說不了。
而且對於小一些的孩子來說,爸爸媽媽講道理他們都不一定能聽懂,所以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,説明孩子拿回來!用自己的行為告訴他們,面對搶自己東西的人,怎樣去做才正確!
04
當然,我們一方面要教育孩子,東西被搶後要勇敢的搶回來;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孩子不能去搶別人的東西。開心爸爸覺得可以從下面三點來進行:
首先,尊重孩子所有權意識
在本文中,關於所有權意識,開心爸爸已經說了很多了。一般來說,2歲左右的時候孩子就開始有了所有權的意識,並且有了強烈的排他性。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,爸爸媽媽應該尊重他們保護自己物品的種種行為,也可以通過一些“這個是我的”“那個是你的”之類的語言,説明孩子們強化所有權的意識。
通過強化孩子的所有權意識,讓他們明白別人的東西,所有權屬於別人,我們是不能隨意去搶的。
其次,教給孩子換位思考
所謂的換位思考實際上就是多想想別人的感受。比如在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後,引導孩子思考“你看,如果你的玩具也是這樣被姐姐搶走的話,你是什麼感覺?”。
通過體會別人的感受來讓孩子明白,不管是誰的東西被搶了,感受都是一樣的。
最後,教給孩子提出自己的請求
最後一點其實是最重要的一點,要教會孩子提出自己的請求。當他們看到一樣東西想要的時候,該如何去做。比如,好好的和對方說,語氣誠懇一些,態度迫切一些,甚至可以和對方幻想兩個人一起玩的情形。不管是哪一種方法都是不能直接動手去拿的。
另外還需要告訴孩子,並不是所有的事情我們請求了就能完成的,有時候需要等一陣子,有的時候會被拒絕,這都是正常現象。一件事,我們努力了就可以了,沒有必要太過於執著。
05
對於孩子來說,不搶別人的東西固然重要,自己的東西被別人搶走還能勇敢的搶回來更重要!只有一個面對強權可以勇敢說不的孩子,才是一個能讓爸爸媽媽放心放手的孩子。
所以,爸爸媽媽們,勇敢的把東西和孩子一起要回來吧! - Sharetify com
Post a Comment